新华网四川 > 信息 > 正文
202404/2311:08:59
新华网

四川壤塘:非遗“活态传承”从娃娃抓起

信息2024-04-23 11:08:59
字体:
分享到:

近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寄宿制小学操场响起熟悉的藏戏旋律。孩子们跟着欢快的鼓点,迈着熟练的步伐,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模有样地跳着藏戏。

文化是壤塘县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为保护和传承壤塘非遗文化,近年来,壤塘一方面以本地丰富的非遗文化为引子,建起46个非遗传习所,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北京、上海、陕西西安、广东佛山等地举办“壤巴拉非遗文化交流对话”“壤塘行”系列活动,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另一方面,为了壤塘非遗文化能够活态传承、活力再现,壤塘从娃娃抓起,为孩子们提供与非遗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面”“零距离”互动的机会,引导孩子们自觉成为非遗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创新者。

从2017年开始,壤塘县多所学校把壤塘非遗融入课程,逐渐形成本地区、学校的特色和传统。各校将每周四定为“非遗学习日”,并定期组织学生前往藏纸、唐卡等非遗传习所进行体验学习。精心筛选的优秀非遗项目,通过展演、展播和体验交流等环节,让孩子们亲身实践,了解和掌握各项非遗技艺的制作工艺,近距离接触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激发孩子们对壤塘文化的热爱与保护传承意识。

“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与孩子们面对面互动、手把手教学,推动新生代从小认识壤塘非遗;一方面组织了非遗文化体验活动,亲自动手实践,制作中娃娃们会加一点自己的想法,兴趣特别大。”壤塘县寄宿制小学校教师李帮青说。

据悉,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不断壮大传承队伍,壤塘始终把学校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基地。非遗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部分学校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了独具本土特色的非遗内容。同时,壤塘还注重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辅助校园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丰富了校园文化内容,还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非遗文化的熏陶。(完)

来源: 壤塘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婷玉】